提升留隍乐善队伍的构想
《愿把留隍乐善群理念和模式,上升为治国层面的国策,推广、遍及天下村村、街街、小区—— 这是大同社会的理想的构想》
—— 总结,心理话。
一、国家级各大媒体(人民网、新华社、凤凰网、新浪、网易、搜狐……等等。)曾报导广东省南粤公益基金会之留隍服务队。没有报导留隍乐善。无透露乐善真面目,大媒体如此报导角度、作用不大。
二、我【叹惜】无门、无渠道、无平台,来详细报导【留隍乐善】事业,这是全中国乃至全世界【独一无二】的公益。希望有缘能突破报导公益新闻的表面性,揭示乐善一切独一无二、【开天辟地】的真相,并推广之。造福人类社会。
三、汤教授在口铺乐善群,这个群是留隍乐善事业冰山一角。汤教授用“魔力”形容,是什么力量,促使不足十万的小镇,有1万人在这覆盖全镇的40多个乐善群,参加自己村的【村村、月月、人人一元乐善月月捐款献爱心】,刮起一股人类有始以来的“魔风”,并已经高热、高效,持续了近二年,我和叶学胜和全体乐善乡亲们深信,【乐善群作为具备大型慈善机构的综合功能和作用】,必定能传给后代子孙、千秋万代。
四、什么魔力?
①人之初、性本善。天然之亲。
②公益不能【高悬】于老百姓头上,天马行空式的公益与留隍乐善不同。必须在【同一小区域】形成火热气候。行乐善:比、学、赶、超、帮。
③留隍乐善事业一开端是高境界、准定位、高智慧(天性、天然、循大道老子之大智,儒家之人伦大道)。无论捐钱或做义工,都是随缘,无硬性规定。
乐善群是最接地气、最有亲和力、生命力的公益平台;
也因同村关系,人人相识,互相监督,财务公开透明、实施起来公平、公正,是最有公信力。
④公益必须是同一利益关系、根基相同的一群人一起干,不能做无根之公益,如宗亲群、同学群、战友群一样有根。
乐善以行政村为单位,又以理性超出宗亲亲情的血缘、血脉关系、友情和利益关系,上升到能惠及不同姓氏、不同自然村的全行政村(管理区、社区),连成一片。全镇又能信息共享,彼此互助。
⑤用【公益革命】来形容,是不会过分。
只有有义工(责任人)提出人、事、物之项目,或遇到乡亲求助,乐善能产生源源不断的善款。
留隍乐善公益事业,不单是雪中送炭,还能锦上添花,建设美好家园。
⑥草根自救、草根革命、草根觉悟。
穷人,人人行乐善能拓大心量、感化富人回乡搞公益、进行投资。
富人、政府修路、建设新农村,有善心的穷人也不会因狭隘利益(如一丛竹位,不肯让)而百般阻止;
行乐善的干部和富人,也不会粗暴执法,有参有商,彼此相让,一起开发建设自己的村庄……是谓打造村村的人文、自然的【风景点】。
人心好了,社会文明了,形成建设家园的良好循环。
⑦因国家的各项福利(重病医疗、养老、教育、社会救济)事业和开发农村政策慢于大城市,未达完善、完美程度,故同根、同源的一群人,可构建乐善事业,朴质的自救自助的抱团取暖。基层细胞自救健康,国家即健康。(修身、齐家、治国、平天下)。
⑧最好每位小朋友也参与月月乐善,捐出“一分”零用钱,及做义工,这是对下一代最好的教育。形成关心他人的习惯。
⑨乐善最大好处是【人人乐善·化人心·树新风】,改良社会风气、和谐邻里关系,人人相往来,户户相问候。
与来自五湖四海组成的一群人之慈善组织,和一个大慈善家一人在做的作用、效果是不一样。我在《乡贤有责任引领普通乡亲·月行一善》有谈到。
具体说来,【同一村乐善群,人人行善,能改变一切人心和刹住歪风斜气】。
⑩气候形成了,如何科学持久?无论是有觉悟的穷人,还是有觉悟的富人。必须【勇于担当,持续做义工、乐意干】,久之久之,能改变一切。明天会更加美好,一切都是自然的。感应说之福人居福地,福地福人居。
希望和至诚欢迎汤教授和何老师来留隍做客,通过两位教授的门路、渠道,如费孝通的《江村调查》,能实地采访,形成系统理论、整理、梳理收集成功案例,再让全国大媒体详情深入系统报导;
或【向两会提出留隍乐善能够促使基层官员与乡亲百姓、商会与农民、工人的良好对接,对建设新农村能起实质作用的议案、提案,向全国农村、街道、小区推广】。
在由国家支持、推广弘扬【乐善精神】,以村、小区、街道为单位的乐善群,乐善行为必定能落实社会主义“24”字的核心价值观。
10万人口的小镇留隍,不足2年时间,即有1万多人行乐善;
以此比例,10亿人口的国家,2年内,即有1亿多人行乐善、即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,若时间更长,即会更多人参与行善,这个国度是什么概念!
留隍乐善模式是治理国家最有效的方法、手段。【愿上升到国策层面】。
人心都好了,国家、民族自然好起来。
【乐善平台之精神、作用永远不倒,如人吃饭之需求,遇乡亲求助或做大公益事,就需要闯入乐善这个平台,求助于乐善群】。
愿乐善之花遍全国,人人是活雷锋。